匠心筑梦笃行致远②向立昆:“电”亮创新之路


“这一楼的电表已检查完毕,所有接线均正确无误。”上午十点,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向立昆开始了忙碌的用电检查工作。只见他神情专注,正仔细操作着一款检测仪器,并不时核对与确认其中的数据,以便一旁的同事及时记录下来。不到十分钟,20余只电表的检查工作就完成了。

就职于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城东供电中心的向立昆,已有七年电力营销专业工作经验,擅长电表接线分析及台区线损分析。但在前期多次用电检查的工作中,一块“石头”渐渐堵在了向立昆心中。

01有问题才会有办法

向立昆在工作中发现,每次在装表接线完后,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校核表计接线是否正确。如何才能提高检查效率?“装表接电是用户送电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而确保每一户的电表计量准确则是关键一步。”向立昆向难题发起挑战。“那段时间每天下班后,我还会在办公室多待几个小时,查资料,写方案,就想着快点解决好这个问题。”向立昆告诉记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试验与调整,2017年12月,向立昆研发出新一代智能电能表接线查找仪。该仪器能够快速准确判断单相表接线情况,获得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17年工人技术创新一等奖,并已申请“一种户表接线检测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以前一个小时甚至更久的人工用电检查,现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能通过智能电能表接线查找仪利用信号传输完成。“每当看到用户正式通电后脸上喜悦的表情,我内心都倍感温暖和欣慰。”向立昆笑着说道。

02有创新才会有突破

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向立昆更加有动力!他秉持着不断探索、积极实践的精神,专注于技术创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2020年12月,向立昆又研发出一套基于移动互联的计量资产库房管理系统及方法,实现对计量资产的实时溯源,并申请发明专利。运用这些发明,向立昆目前已处理计量装置故障78处,挽回电量损失136.10万度等。

“做我们这一行,不管在校学的理论知识有多丰富,没有扎实的现场实际操作经验,一切也只是表面功夫。”学用结合,向立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2年8月,正值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向立昆加入锦江区一级应急响应指挥部,指导政府和供电公司人员完成锦江区用电负荷监测和负荷压降工作,压降效果多日排名成都第一;2023年2月至8月,向立昆参与成都大运会射击馆、水球馆、排球馆三个场馆的保电方案制定和用电隐患排查,共计排查出场馆及线路侧用户隐患137处,有力保障了成都大运会锦江赛区的电力供应。

因为这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向立昆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也变得越发沉稳。今年以来,城东供电中心启动了“创先争优、擦亮亮点”专项行动,致力于把向立昆这样的青年员工培育为专业技术领先的行业人才。在今年11月举办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暨成德眉资同城化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电力营销基础装备运维比赛中荣获个人第一名。凭借在工作中的表现,他获得锦江区第七届“濯锦工匠”。

这份荣誉对于向立昆来说既是动力,也是压力。“身为一名电力从业者,要时刻以放心不下的工作态度刻苦钻研,多跑跑现场,多发现问题,学会积累和总结经验,再运用到之后的实际操作中。”未来,向立昆也将秉持着这份工匠精神继续努力,一步步“电”亮创新之路。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