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开展内镜技术公益教育,医师受益,百姓惠及
依据《中国消化内镜基本情况调查报告2020》显示,消化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然而由于大量缺乏消化内镜医师,导致无法满足百姓需求和消化系统疾病防治要求。
作为与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合作成立的“张江医疗器械医教研融合技术平台”,上海鸣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优势,秉承对临床医师完全公益开放宗旨,通过定期举办消化内镜ESD公益学习班的方式,给众多临床医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消化内镜技术巩固、学习提升的机会,作为对现有的消化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缺乏的活体动物模型实操环节的有力补充,探索产业基地/服务平台赋能临床的新模式,为大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医师受益、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活动规划:2023年举办计划30期消化内镜ESD公益学习班,每期学员20名,每周六开班,计划全年覆盖500-600名临床医师
主办单位:上海鸣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对象:面向全国范围众多有学习提升需求的消化科医师
学习班主题: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巩固和提升
开展形式:每期邀请长三角知名消化内镜专家现场理论授课,手把手指导学员活体动物模型ESD实操
活动地点:鸣科医学本部(上海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瑞庆路590号5幢乙)—内镜中心
消化内镜ESD诊疗技术公益学习班现场 为助力消化及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普及与提升,上海鸣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镜无止境第二期消化内镜ESD诊疗技术公益学习班”于 2023年5月7日在鸣科医学本部2楼内镜中心召开,本次公益学习版特邀上海市浦东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胥明教授担任金牌讲师。 |
公益班秉承对临床医师完全公益开放宗旨,不限地域出身和职称级别,面向全国范围众多有学习提升需求的消化内镜医师发起招募,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内镜同道纷纷踊跃报名,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本期公益学习班报名人数很快就满员,目前制定在5月份举办的其余3期公益学习版报名人数也已接近满员。
2023年5月7日第二期公益班内容展示
学习班开始前,胥明教授首先分享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经验总结,让学员在ESD技术总体概念上建立起清晰的认知。
先难后易,步步为营,为后面步骤打好基础;
先长后端,环周切开选择长刀头,粘膜剥离选择短刀头;
提前处理风险,杜绝风险转换成危险,如血管预防性电凝。
选择剥离策略,不同部位粘膜剥离存在差异,如胃部尽量靠近肌层剥离。
合理利用重力,剥离过程粘膜顺着重力容易获得开阔的视野,相反则使手术空间受限。
最后,注重细节,如粘膜下注射,需考虑选择不同配方的注射液,注射不同的剂量,选择注射的落点;高频电刀输出功率的选择等等
胥明教授在写字板上以绘制示意图的形式,将ESD技术的知识进行层层剖析,深入浅出地介绍每个步骤的关键技巧。
接着下来,公益班的学员们每人在活体动物模型上进行ESD实操,胥明教授指导学员一步一步往下实施,操作过程中及时纠正学员出现的偏差,期间并就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详尽耐心的解答。
当学员遇到手术操作的困难处,不知道如何往下进行,无法解决,胥明教授还会亲自操作示范,言传身教。
“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公益班在“张江医疗器械医教研融合技术平台”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下,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与技能提升,真正做到了平台成立初期的宗旨“医研融合、人才培养”。未来公益班还将不断的探索多学科医师交叉技能的提升,实现医师受益、惠及百姓!